骨髓炎是一種嚴重的身體健康問題,其病理特征是骨骼細菌感染,在臨床治療上面臨巨大挑戰。目前的治療策略是長期使用抗生素和手術清創,但是常常無法徹底清除感染或促進骨再生,主要是病原體引起的骨微環境失調導致的。山東省立醫院李連欣團隊在《Advanced Sciences》發表了題為 “Bacterial capture-killing capsules with Remodeling BoneImmune Microenvironment for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Osteomyelitis”的研究論文,期刊因子16.3。本研究闡述一種多功能膠囊,能夠在骨組織中實現細菌捕獲-殺滅和免疫調節的協同作用,有效解決了骨髓炎中持續感染微環境和骨再生障礙的雙重病理問題。該膠囊(PC-O@TOB)基于原花青素(PC)與賴氨酸6-成骨生長肽(K6-OGP)和托布霉素(TOB)之間的席夫堿反應,能夠高效加載并可控釋放K6-OGP和TOB。通過體內外研究表明,PC-O@TOB具有雙重功能:通過細菌捕獲和局部抗生素釋放兩種方式來實現強效殺菌,并通過清除活性氧(ROS)和誘導M2型巨噬細胞極化兩種方式來重塑微環境。這種免疫調節效應可以與膠囊的成骨和促血管生成特性產生協同作用,加速了骨修復過程。基于抗菌和后期骨微環境重塑的策略,為骨髓炎的治療開辟了新途徑。